薄荷文赋性味归经:薄荷辛凉轻扬,肺肝所藏。
功效主治:一散风热解表良,头痛目赤咽痛方;二透疹痒风邪攘,麻疹风疹配蝉僵;三疏肝郁胁痛畅,逍遥散中柴胡襄;四化湿浊暑湿挡,霍乱吐泻香薷帮;清头利窍通为上,猫咬蜂伤涂叶浆。
配伍点睛:银翘菊蒡清外障,桔梗僵蚕利咽嗓;柴芍调经疏肝广,石膏白芷头痛降。
禁忌须知:温食鳖肉忌同尝,虚汗大病勿轻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历代本草引用归纳总结如下:
味辛,性凉;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利咽透疹,疏肝行气。
1、风热感冒,温病初起: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、邪在卫分,发热、微恶风寒、头痛等症。
2、风热头痛,目赤多泪,咽喉肿痛:本品轻扬升浮,芳香通窍,功善疏散上焦风热,清头目、利咽喉。
3、麻疹不透,风疹瘙痒:本品质轻宣散,有疏散风热、宣毒透疹、祛风止痒之功。
4、肝郁气滞,胸闷胁痛:本品兼入肝经,能疏肝行气。
5、本品芳香辟秽,兼能化湿和中,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,脘腹胀痛,呕吐泄泻。服用薄荷期间,不宜食用性温热的食物;忌鳖肉。
临床应用
1、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、邪在卫分,发热、微恶风寒、头痛等症,常与金银花、连翘、牛蒡子、荆芥等配伍,如银翘散(《温病条辨》)。
2、治风热上攻,头痛眩晕,宜与川芎、石膏、白芷等祛风、清热、止痛药配伍,如上清散(《丹溪心法》)。治疗风热上攻之目赤多泪,可与桑叶、菊花、蔓荆子等同用;用治风热壅盛,咽喉肿痛,常配伍桔梗、生甘草、僵蚕,如六味汤(《喉科秘旨》)。
3、治风热束表,麻疹不透,常配伍蝉蜕、牛蒡子、柽柳等药,如竹叶柳蒡汤(《先醒斋医学广笔记》)。治疗风疹瘙痒,可与荆芥、防风、僵蚕等祛风止痒药同用。
4、治肝郁气滞,胸胁胀痛,月经不调,常配伍柴胡、白芍、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,如逍遥散(《和剂局方》)。
5、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,脘腹胀痛,呕吐泄泻,常与香薷、厚朴、金银花等同用,如薄荷汤(《痧胀玉衡》)。
相关配伍
1、薄荷配菊花:二者均有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之功,且薄荷能疏肝行气,菊花善于清肝明目。二者配伍,疏散头面郁热的作用更著。常用治外感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的头痛头晕、目赤肿痛等。
2、薄荷配牛蒡子:二者均有疏散风热,透疹作用,相须配用,效力更著。常用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、发热咽痛等,以及麻疹初起、疹透不畅及风疹、瘾疹。
3、薄荷配金银花、连翘:三药皆轻清宣透之品,均能疏散风热,薄荷长于疏散透邪,金银花、连翘长于清热解毒。三药合用,清散并用,有疏散风热,清热解毒之功。常用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所致的发热、微恶寒、头痛、口渴、咽痛等。
4、薄荷配柴胡:二药皆有解表退热、疏肝理气之功,相配则外能发汗解表以退热,内能疏肝行气以解郁。常用治外感发热,热郁于表,发热微恶寒,无汗等,以及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,乳房胀痛等。
5、薄荷配桔梗:薄荷善于疏散风热,清利咽喉;桔梗善于开宣肺气,利咽开音。二者配伍,共奏散风热,利咽喉之效。常用治风热上壅所致的咽喉肿痛。
6、薄荷配僵蚕:薄荷与僵蚕皆有疏散风热之功。薄荷兼能利咽;僵蚕长于息风止痉,并能解毒散结。二者配伍,有疏散风热,解毒利咽,息风止痉之功。常用治热毒壅滞于上所致的咽痛、痄腮、大头瘟,以及小儿外感抽搐。
薄荷辛凉最发汗,清头目解皮风绊,止惊风热劫劳蒸,消食下气除霍乱。
至轻清而薄,荷乃花叶总名。无毒,浮而升,阳也,入手太阴厥阴经。主贼风伤寒发汗,通利关节,清利头目咽喉,一切在上及皮肤风热。又治小儿风涎惊风壮热,大人骨蒸劳热,消宿食,下气壅,心腹胀满霍乱。兼能破血止痢,除痫 ,疗阴阳毒,能引诸药入荣卫。大病后勿食,令人出虚汗不止。去梗。
贼风伤寒发汗,恶气心腹胀满,霍乱,宿食不消,下气,煮汁服之,发汗,大解劳乏,亦堪生食。作菜久食,却肾气,辟邪毒,除劳气,令人口气香洁。煎汤洗漆疮。
通利关节,发毒汗,去愤气,破血止痢。疗阴阳毒,伤寒头痛,四季宜食。
治中风失音吐痰,主伤风头脑风,通关格,及小儿风涎,为要药。
杵汁服,去心脏风热。清头目,除风热。利咽喉口齿诸病,治瘰疬疮疥,风骚瘾疹。捣汁含漱,去舌胎语涩。叶塞鼻,止衄血。涂蜂蛇伤。
气味俱薄,浮而升,阳也,故能去高巅及皮肤风热。
薄荷能引诸药入营卫,故能发散风寒。
小儿惊狂壮热,须此引药。又治骨蒸劳热,用其汁与众药熬为膏。
气分药,能搜肝气,又主肺盛有余肩背痛,及风寒汗出。
专于消风散热,治猫咬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